布達拉宮不單是拉薩的標誌、西藏最具規模的古蹟建築羣,更已於1994年被聯合國列為受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
七世紀時,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,興建了布達拉宮,屹立於海拔3770公尺高的山上,擁有一千多個房間。其後卻遭戰亂所毀,直到西元1645年(清順治二年),達賴五世才著手重建布達拉宮,順治十年白宮建成,達賴五世即由哲蚌寺移居布達拉宮。西元1682年(康熙二十年),修建紅宮和靈塔,直到1693年整個工程才竣工。後來達賴十三世又加以擴建,成為現今東西寬 360 公尺、高 117 公尺,樓高十三層,建築面積十三萬平方公尺的規模。
布達拉宮由外形觀之,可區分為紅、白兩宮,紅宮居中,白宮均衡坐落在兩旁。
紅宮是歷代達賴靈塔和各類佛堂的所在地,共供奉了八位達賴的靈塔,各塔形制相近,但規模不一,其中以達賴五世和十三世的靈塔最為宏偉。紅宮最大的宮殿是西大殿,又名司西平措,是達賴五世靈塔的享堂,周圍壁面繪有達賴五世生平的壁畫。
白宮是達賴喇嘛日常生活和從事政教活動的地方,其中最大宮殿是措木欽廈,這是達賴舉行政治和宗教活動的地方。白宮的最高處因陽光終日朗照,故稱日光殿。日光殿又分東、西日光殿,西日光殿為達賴十三世的寢宮,東日光殿是達賴十四世的寢宮。
布達拉宮的地位崇高,宮內所留存的歷史文物,不論質與量,在西藏地區都堪稱首屈一指,除了宏偉的建築、雕塑、壁畫外,殿內還藏有歷代唐卡及錦緞、瓷器、玉器,以及稀世珍寶之貝葉經和大量藏文經卷。
昔日的布達拉宮,對於藏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聖地,一般百姓祇能在山腳下的廣場頂禮膜拜。但是自從十四世達賴喇嘛於1959年流亡至印度後,中央政府將布達拉宮改為文物館,並將之對外開放,供遊人參觀,從此掀開了布達拉宮的神祕面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