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 漏 禪 定

简繁转换 - 简体

 

有漏禪定乃未出三界之禪定,屬「世間禪」。依據禪定的深淺,它大體上可分為八個次第,也就是「四禪八定」,即色界之四禪及無色界之四空定。

人類身居欲界,雖然可以習定,但如果定力不出欲界,祇屬「散定」而已,最低限度必須證得色界之初禪才成為正式的禪定。

1. 散定

行者初習定時,仍處於欲界的散定中,而散定可分為四個層次:

  • 粗住:行者首先安坐,端身攝心調息,漸漸氣息調和,心不馳散,名為「粗住」。
  • 細住:之後,循序漸進,心念漸細漸少,名為「細住」。
  • 欲界定:此後,心境開始明朗,但仍有身心的感覺,名為「欲界定」。得欲界定者,尚未斷除貪嗔之欲,故仍留欲界。
  • 未到定:過此,做到心境空寂,向內看不到身,在外一無所有,便證入了「未到定」。這樣的定能出生色界,但尚未達到色界之初禪境界,所以名為「未到定」。

有些人修定時,突然發覺自己肉身不見了,房子也沒有了,一切都空了,到達這個地步就已妄自尊大,自以為了不起;其實這祇是「未到定」,還未正式達到「定」的境界呢!

「欲界定」及「未到定」尤如風中殘燭,搖晃不定,故有散定之稱;但卻是邁向「四禪八定」的基礎。

2. 色界定

由欲界「未到定」進入色界「初禪」時,行者在定中會感覺身心微動,出現「動八觸」之感(動、癢、輕、重、冷、暖、澀、滑),這是欲界與色界交互變換而引發起的感覺;也就是心理上的變化,而引起生理上的反應。到此階段,行者已自然超離欲界眾生共同具有的飲食、男女、睡眠之欲。

色界定分為四個階段,即色界之四禪:

  • 初禪:名「離生喜樂地」,由於遠離欲界諸欲,而得到輕安喜樂,並具有五種心理的特徵──覺、觀、喜、樂、心。但尚有覺、觀的尋求分別,心不完全寂靜,故又名「有覺有觀三昧」。若捨掉思想上的覺、觀活動,便可進入二禪。
  • 二禪︰名「定生喜樂地」,它是因定而生定,而初禪是因離欲而生定,具有三種心理的特徵──喜、樂、心。二禪比初禪有更深一層的喜樂,因初禪之樂是來自於外,而二禪之喜是來自於內,故又名「喜俱禪」。此後更捨掉「喜」心,便進入三禪。
  • 三禪︰名「離喜妙樂地」,心雖離喜,身受妙樂,具有二種心理的特徵──樂、心。此禪的最大特點是「樂」,其樂遍滿全身每一毛孔,三禪之樂已達極限,無與倫比,遠勝二禪,故又名「樂俱禪」。繼此再捨掉「樂」想,便進入四禪。
  • 四禪︰名「捨念清靜地」,捨掉喜樂,身心達到最極寂靜,不為內外感受所動搖,苦樂已滅,故又名「捨俱禪」。

達到四禪階段者,修學世間法或出世間法,皆易於成就,故四禪被稱為“世間真實禪定”,佛教把它作為修習「出世間禪」的基礎。

3. 無色界定

在色界四禪中,行者尚有固定的物質身體存在,如想進一步拋棄這色身,必須修習無色界之四空定。無色界定也分為四個階段:

  • 空無邊處定:於四禪中,行者厭離色界,遠離苦樂諸覺受,惟見虛空無邊,不見有自身及世界,由此脫離了色界身體與物質的束縛,一心緣虛空而入定。
  • 識無邊處定:滅除虛空無邊的觀念,內觀自心,不見一切,惟見心識念念不住。此時內心明淨,一心緣心識而入定。
  • 無所有處定:緣空叫外定,緣識叫內定,依內依外,都非寂靜;便依不用一切心識的方法,諸想不起,繫心無所有處而入定。
  • 非想非非想處定:觀“無所有”的觀念亦空,故名「非想」,但尚有“非有非無”的細微觀念存在,故名「非非想」。此定成時,頓覺微細想念,似斷非斷,若有若無。

達到「非想非非想處定」已是三界中的最高境界,凡夫證入此定,往往誤認為這就是涅槃境界;其實,此處定境雖深,但導致生死的根本無明並沒有消除,微細煩惱仍在,因缺乏了佛家的無漏智慧,故仍未能脫離三界。

結論

依佛家之觀念來說,此「四禪八定」中應以色界之第四禪為最重要,因解脫、證悟、神通等皆由此定而生。即使證到無色界「四空定」的巔峰,在那裏色空兩亡,僅住細識,壽長無數劫,仍未能擺脫生滅法的支配。天壽命終時,定力消失,仍入諸趣,生死流轉,一如常人,所以古語有云︰「饒經八萬劫,終會落空亡。」 再加上,四空天人壽元盡時,往往投生惡趣。由頑空證入真空,要比四禪進修無漏入涅槃還要困難,因為習性已成,積重難返。

當年,釋迦牟尼佛也曾證得這「四空定」,據說證這定境,當下證得,當下便要出定,否則一進去就是八萬四千大劫。佛陀進入涅槃時,亦由色界第四禪入,而不是由「非想非非想處定」而入,足見無色界「四空定」並不一定較色界「四禪」為高或更殊勝。

雖然「四禪八定」屬有漏之禪定,佛教也修此定,但不以達到此定為究竟,而是繼續以無漏智消除我執無明,進入「受想滅盡定」,這才可出三界,獲得真正的解脫,不再入輪迴。此「受想滅盡定」合併前「四禪八定」,便是佛教的「九次第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