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之普顫行普賢行

简繁转换 - 简体

 

寧波車在1993年12月12日開示
1994年9月寧波車在法國中心複述
2014年11月1日(約二十一年後)上載網頁

引子
1. “菩薩”這個名詞很廣泛。甚麼叫菩薩? 利益眾生便是菩薩。
豈不是很容易做到菩薩? 確是! 但菩薩分十地(顯教)。
2. 登上菩薩地,並非容易。於印度,弘揚大乘,著作《大乘起信論》,又身為八宗宗師的龍樹菩薩,亦僅為「初地菩薩」,其餘可想而知
有關龍樹菩薩參考資料

本網頁
  >  祖師傳記
  >> 其他祖師
  >>>龍樹菩薩

佛教金剛乘慈善基金會 http://www.vajrayanacf.org.hk
  >  智慧寶庫
  >> 佛學淺談
  >>>•要勇於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
     •簡介華嚴經
     •禪的不可思議

   
3. 故學佛的人,修“菩薩行”,行菩薩道,僅是「初發心」菩薩,必須經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始得「地前菩薩」果位。
   
內容
(甲)
1. 初地菩薩,又名「歡喜地」;此等菩薩能破見惑,證二空理,得布施波羅蜜成就。於是心生歡喜,即證入初地。
2. 二地菩薩,又名「離垢地」;此等菩薩能斷思惑,除毀犯過失,身能清淨,得持戒波羅蜜成就。因清淨故,離一切垢,證入二地。
3. 三地菩薩,又名「發光地」;此等菩薩能滅無明暗,斷煩惱障、所知障,得忍辱波羅蜜成就。因除障破暗,心得光明,乃證入三地。
4. 四地菩薩,又名「燄慧地」;此等菩薩勤修三十七道品(即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,共三十七品),進而能修佛之獨家法門(即佛之十八種功德),得精進波羅蜜,智慧如火燄熾盛,乃證入四地。(按:此等菩薩頭上有熾盛智慧火燄光輪)
5. 五地菩薩,又名「極難勝地」;此等菩薩為利益眾生故,外則習諸方技(醫術、天文、曆法、五行、占卜、音樂等),以至種種工藝內則修禪定,由定生大智慧。如是其外則隨世俗行,內則修禪定波羅蜜,於世間已無人能制勝此菩薩,故證入五地。
   
註:今日祇談最初之五地,使大家對菩薩果位有一個概括的認識。
 
(乙) 因講及菩薩,特別介紹一位「普賢菩薩」的「普賢行」。在講「普賢行」前,先講解一下「普顫(粵音:戰。國音:chàn/ㄔㄢ)行」。
 
」者 ─ 是和光同塵,一切同於世俗,甚至不惜自污,廁身賤役,此即菩薩外習才技,利益眾生之意。

」者 ─ 是修密法以達於禪定(即是菩薩內修禪定波羅蜜之意),並護持佛之戒 律。
註:
可惜近世,但見普顫行(即人人都說能自污自己),不見普賢行(即人人都不守戒來修禪定),真可惜。
有些則是普賢行,但缺乏普顫行(即不肯犧牲自己…)。
真菩薩普顫行及普賢行並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