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路流傳
 
砍 柴故 事

简繁转换 - 简体

有一個年輕人到山上工作,每天到森林裏面去砍木材,他非常努力的工作,別人在休息的時候,他依然還是非常努力的在砍木材,非得到天黑,否則絕不罷休。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功,趁著年輕時多拼一些;可是來了半個多月,他竟然沒有一次能夠贏過那些老前輩,明明他們在休息,為甚麼還會輸給他們呢?

年輕人百思不解,以為自己不夠努力,下定決心明天要更賣力才行;結果隔天的成績反而比前幾天還差;這個時候,有一個老前輩就叫這個年輕人過去泡茶,年輕人心想:成績那麼爛! 那來的空閒時間休息啊? 便大聲回答:「謝謝! 我沒有時間!」

老前輩笑著搖頭說:「傻小子! 一直在砍木材都不磨刀,成績不會好,遲早要放棄的,真是精力過剩。」

原來,老前輩利用泡茶、聊天、休息的時候也一邊在磨刀,難怪他們很快的就能夠把樹砍倒;老前輩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道:「年輕人要努力! 但是別忘了要記得省力千萬可別用蠻力!」 哈......老前輩閃著他剛磨好發亮的斧頭!

你呢? 別忘記! 你要的是效率不是有事情做就好

提昇你的技巧、能力,你才會有時間做你應該做的事情。不然就是去唱「沒時間」吧!

學習解壓的方法很重要,提供幾個舒緩壓力的要訣:
1. 深呼吸:當自己覺得有壓力時,先做幾個深呼吸,讓自己稍微平靜一下。
2. 暫時離開:有時短暫的離開壓力情境,事情反而更容易處理。
3. 笑一笑:不管目前如何,都讓自己笑一笑,不管是假笑、苦笑都好,讓自己看看微笑的自己。
4. 動一動:讓自己活動一下,身心是一體的,讓身體藉由運動放鬆,心理也會有同樣的效果。如果能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,自己的身體健康及抗壓指數,都會有大幅提昇喔!
5. 一次一件事:有壓力,常常是自己同時面對很多事情,而正困擾其中的時候。此時,讓自己一次祇想一件事,一次祇處理一件事。
6. 整理一下再出發:讓自己整理一下再出發。有時事情無法處理,常常是因為自己慌了,讓自己靜一靜,想一想究竟發生甚麼事,過程中有哪些方法會是有幫助的。
 
後記:
有一弟子說:「不用一星期,我就把整個金剛乘網頁全部看完,哈哈!」

所有師兄弟們都對這位同修的個性非常了解,因為通常這位師兄都是習慣炫耀自己。
寧波車說:「就算你全部看完,但是不理解內容,對你沒有甚麼幫助! 例如一個人正常一日食三餐,若一次過吃了一個星期的餐數(共 21餐),不單止沒有消化、吸收營養,反而把整個胃撐爆了!
佛陀說法 49年,如果佛陀將任何一年中所講的開示,濃縮在一星期內講完給你聽,你能夠把佛陀所作的開示,全部牢牢記憶在腦中嗎

每天不停(沒有疏懶一日)閱讀是好的,但是你用電腦或平板電腦連續幾小時不停看網頁,不單止傷害了你的眼睛,而且你的腦子也倦了,前面看的記憶也漸漸模糊了。再者,因為你祇是閱讀,沒有經過慢慢思考、細心分析和吸收,如同像填鴨子式的學習,把腦袋填滿了一大堆文字而已,違反了佛陀教導我們的琴絃譬喻,學佛要在不鬆不緊之間!」
 
參考資料
【雜阿含經】第九卷(二五四)
佛告二十億耳:「我今問汝,隨意答我。二十億耳,汝在俗時,善彈琴不?」
答言:「如是,世尊!」
復問:「於意云何? 汝彈琴時,若急其絃,得作微妙和雅音不?」
答言:「不也,世尊!」
復問:「云何? 若緩其絃,寧發微妙和雅音不?」
答言:「不也,世尊!」
復問:「云何善調琴絃,不緩不急,然後發妙和雅音不?」
答言:「如是,世尊!」
佛告二十億耳:「精進太急,增其掉悔,精進太緩,令人懈怠,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,莫著、莫放逸、莫取相。」
以上經典之白話:
佛陀說:「沙門! 我有問題問你,你隨意回答。我知你出家前精通音律,很會彈琴,對不對?」
答:「沒錯,世尊!」
問:「如果琴絃調得很緊,能彈奏出微妙和諧優雅的琴音嗎?」
答:「不好聽,世尊!」
問:「如果將琴絃調得很鬆緩,又如何呢?」
答:「也不好聽,世尊!」
問:「若善於調節琴絃的鬆緊度,適中剛剛好,琴音就會優美嗎?」
答:「是的,世尊!」
世尊說:「同樣的道理,沙門! 太過於精進,將令心掉舉散亂;太過於放鬆,將令心懈怠昏沈。是故,你應當要取得平衡不偏極端,不要精進太急、不要放逸,好好想清楚這兩種極端所帶來的後患。」
【增一阿含經】第十三卷(三)
【中阿含經】第一二三「沙門二十億經」
 
本網頁
> 智慧廣場
>> 準備
   
佛教金剛乘慈善基金會 http://www.vajrayanacf.org.hk
> 念佛
>> 讀經
>>> 佛說四十二章經
有沙門夜誦經甚悲,意有悔疑,欲生思歸。佛呼沙門問之:「汝處於家將何修為?」 對曰:「恆彈琴。」 佛言:「絃緩何如?」 曰:「不鳴矣。」「絃急何如?」 曰:「聲絕矣。」 「急緩得中何如?」「諸音普悲。」 佛告沙門:「學道猶然,執心調適道可矣。」
以上經典之白話:
有一位沙門,在夜裏唸誦經,他的聲音悲傷而急促,心裏想放棄修行。
佛陀知道了,就問他:「你過去在家裏,喜歡做些甚麼呢?」
回答:「喜歡彈琴。」
佛陀問道:「琴絃鬆了,會怎麼樣呢?」
回答:「沒有聲音了。」
問道:「琴絃太緊了,會怎麼樣呢?」
回答:「聲音就會短促或者斷絕。」
問道:「琴絃鬆緊適度,會怎麼樣呢?」
回答:「各種音符都能夠彈出來了。」
佛陀說道:「作為沙門,學修覺悟之道,也是這樣的。心要是調整得鬆緊合適的話,就可以得道了。修道如果太急太猛,身體就會疲倦;身體疲倦以後,心裏面就會產生煩惱;心裏生了煩惱,修行就退失了;修行一退,罪業就會光臨了。祇要能夠保證身心清淨安樂,覺悟之道就不會退失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