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路流傳
金尚寶 / 文
攫 食

简繁转换 - 简体

(攫:粵音霍,意是用手抓取)

孔子周遊列國而到了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,因缺糧受困,連野菜湯都喝不到,七天都吃不上米飯。白天睡覺以保存體力,其弟子顏回出去討米,討回來後煮飯,米飯快熟的時候,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裏的米飯吃。

一會兒,飯熟了。顏回恭請孔子吃飯,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而起身說:「剛剛夢見我的父親,這一鍋米飯還沒動過,是潔淨的,先拿來供奉先人,之後我們再吃。」
顏回回答道:「不行! 剛剛煮飯時,碳灰飄進了鍋裏,弄髒了米飯,丟掉的話太糟蹋糧食,我就抓來吃了。」

孔子歎息道:「人相信自己的眼睛,都說眼見為實,但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、仍不一定為實(目猶不可信);人依靠的是心,都說遵從自己的內心,可是自己的心有時候也依靠不住、也不可以完全依賴,因為內心往往也會欺騙自己。弟子們記住,了解一個人是多麼不容易啊!」

通過這件事的啟發,要去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並不難,孔子認為了解人性本質才難(即使是孔聖人,也有懷疑自己最信任之弟子的時候)。
“眼見者可能並不為實”,你或許祇是見到了眼前所發生情景的一幕,但整件事情本身的發展你也許並不清楚。要真正識別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,所以不要輕易地用自己“親眼所見”為一個人定下一個結論。

既然眼見並不為實,那麼問題來了,你還相信你所聽到的話嗎?
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,一定要拋開自己的主觀判斷,規避視框論,多與當事人溝通,才能真正了解到實際情況。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,或者心有疑慮的時候,不要自己胡思亂想,而是主動面對問題、主動溝通,打開心結。

返回顏回攫食事件,試想一下,在飯快熟的時候,碳灰飄進了鍋內,弄髒了米飯,如果不立即處理,會有那些後果?
碳灰進一步與米飯混合,會弄髒更多的飯粒。
到開飯時,孔子及其他弟子會發現米飯髒了,可能遭到的大量丟棄,甚至整鍋的米飯倒掉。
吃飯人對煮飯人的不滿,即引發孔子及其他弟子對顏回的不滿,令到孔子這一團人的合作與互助受到破壞,不利整團人前進。

顏回當機立斷,為了別人吃得乾淨,自己吃點髒、吃點苦而無所謂,立刻用手抓食了;這是一種“君子貴人而賤己,先人而後己”的優秀高尚性格,不但即時妥善解決了問題,也維護了孔子團隊的良好關係。

如果顏回不把自己抓飯吃的事說出來,反而贊成用這飯來供先人,結果會把整件事情弄巧成拙!
顏回會被認定偷吃了米飯而且還不承認。顏回一直以來給大眾的感覺是誠實、謙虛、…;從此個人聲譽便破產!
孔子不會有「所信者目也,而目猶不可信」的感歎來訓導弟子,令大眾的思想有進一步學習。

孔子並沒有明確問顏回是否吃過鍋內的一點飯,祇是說想用這乾淨的米飯來祭祀的情況下,顏回立即回應承認曾用手抓飯食,並解釋了緣由。這是一種勇於承擔的工作態度,就憑藉這種態度而消除了誤解(顏回並不知道老師誤會他),也維護了顏回誠實可信的形象。

結語感言:
常說“做人難”,但做人最可貴的是真誠與可信,尤其作為弟子,說實話、做實事不誇大其詞、不自私實事求是地學習、實事求是地生活、實事求是地工作、實事求是地修行…。
雖然顏回不是佛教徒,沒有受“不妄語戒”,但他“不戒而戒”;即是顏回沒有受戒而無形中受了戒,受了“不妄語戒”而不說謊! 可能比很多受了“不妄語戒”的佛教徒更勝一籌
佛教徒慚愧嗎? 宜反省,共勉!
 
參考資料:
本網頁
> 智慧廣場
>> 學做人與學佛
   
> 智慧廣場
>> 佳文
>>> • 別變成「可有可無」的人
• 看
• 承擔
• 畢老師的蘋果
• 誰在「寬容」誰?
   
佛教金剛乘慈善基金會 http://www.vajrayanacf.org.hk
> 智慧寶庫
>> 佛學淺談
>>> 一般都以主觀意念來看事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