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. |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,是因為不得不來;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,是因為不得不走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. | 你贏,我陪你君臨天下;你輸,我陪你東山再起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. | 男人祇有窮了,才知道那個女人最愛你; 女人祇有老了,才知道那個男人真愛妳!
 朋友祇有落魄了,才知道誰對你最真,誰最在乎你!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. | 陪伴,不是你有錢我才追隨; 珍惜,不是你漂亮我才關注。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5. | 時間留下的,不是財富、不是美麗,是真誠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6. | 日久不一定生情, 但一定見到人心!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7. | 錢再多,也抵擋不了死亡; 長得再漂亮,也討好不了閻王;
 勢力再大,也躲不過生死離別。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8. | 人這輩子,看開點、看透點、看淡點。 活著就是勝利,世界是你的,也是我的,
 但歸根究底是屬於那些身體好的、活得久的!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9. | 人之大患在於自以為是,自以為了不起,甚至自我膨脹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0. | 人生的行為繫乎觀念,觀念正確,人生道路的方向就不會偏差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1. | 世間何種力量最大? 佛法的力量最大。惟有佛法,才能消弭仇恨、撫平鬥爭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2. | 一天到晚老想著──誰對不起我,就會很痛苦。若轉個念頭想──我要感恩誰,就會很快樂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3. | 心護得好,就不會對外境動心;欲境既無法使心動,自然就會得到自在、輕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4. | 過去所有人我是非的煩惱,此時要放下、除去,趕快建立新觀念,就是「簡單就好」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5. | 尊重生命,是所有人皆應俱備的人生態度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6. | 若祇接觸美好的事物,是無法體會到真理;必須走入苦難的地方,才能有所領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7. | 修行主要就在改掉自己的習氣,從別人身上可以看見,改掉習氣是多困難的事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8. | 不論遇到甚麼事,都當作是在修苦行,要甘心承受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9. | 面對父母教誨時,要柔和善順,不應有違逆反抗的心態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0. | 心靜即是禪,心禪即是定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1. | 能「捨」,才能認清自己,不致迷失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2. | 平安就是福,快樂就是慧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3. | 「有」則惜福,「無」則知足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4. | 行忍辱的人,就是一個最堅強的人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5. | 為眾生來人間是菩薩,為自己來人間是凡夫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6. | 時時抱著造福人羣的人,就是在救自己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7. | 「貪、嗔、癡」不除,則慈悲不生、智慧不成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8. | 空過時日是最大的損失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9. | 學佛,就是要學會及時改正錯誤的觀念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0. | 心要淨化,不要情緒化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1. | 陪父母要歡喜而不是煩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2. | 心就寫在臉上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3. | 及時懺悔,才有再來一次的機會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4. | 多用心體會人生一切的無常,煩惱很快就能斷除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5. | 心有戒律,行為自然純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6. | 人生的價值是自愛、愛人,而非私愛和癡情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7. | 越是流汗付出,心靈的收穫越是豐盈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8. | 修道,如果不敢面對自己最軟弱、最執著的地方及去解決突破的話,那就白修行了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9. | 死是生命的終點,卻是靈魂的復甦,所以不要怕死,最怕的是自己有沒有覺悟?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」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0. | 不好的念頭來時要趕快轉念,否則會招感不好的過來。一心清靜,天堂門就開了;妄心一起,地獄門就開了。「一念善即天堂,一念惡即地獄」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1. | 今生沒有修,那是很可憐的,死後還要靠人誦經。寧波車指點你明心見性,是最有意義的! 完全靠自己,不用靠別人,因為自性自度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2. | 劫數的來臨,不因你的身分特殊而留情,不管你是道長、前輩、講師、住持或擁有大道場的人…,祇要不符合真理的人、事、物,會全被毀掉。所以趕快修好自己,一心清淨,心燈點亮,你就躲劫避難了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3. | 生病大多與心念有密切關係,不正的念頭來自孽識,而孽識是累世所帶來的。所以正本清源,從孽識解決問題,否則這裏求神、那裏託佛,枉費心神,不得究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4. | 一個人修持到一定的程度,才能合乎天心,上天就會護持他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5. | 做錯了事、犯了過,拜佛、唸佛那是沒有用的,最重要的是須從根本源頭解決才行。不是一直懺悔叩頭,而是能馬上下決心改過不再犯。《壇經》云:「改過必生智慧,護短心內非賢。」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6. | 遺失現在,就會後悔過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7. | 別人罵我、不諒解我、譭謗我,我反而應興起一分感謝的心理,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逆境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8. | 一個人幾十年的生命,真正做人做事的時間其實很少,再勤勞的人也祇做了三分之一而已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49. |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,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50. | 懺悔是心靈的告白,也是精神被污染後的大掃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