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. |
信佛而不學佛,就是迷信;拜佛而不學佛,就是愚行。
學佛所注重的不祇是理論、學問,還要能實踐地身體力行。
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,做人是為世道而做人。
苦行不能成道,明心見性才能成道。
念念從心起,心在哪裏? 不識本心,如何修? 盲修瞎練!《壇經》云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若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。」
明師即是指出本心所在之人。 |
22. |
學佛要從人事中做起,無法在人與人之間練出善解的功夫,做人就不能圓融。
能設身處地為別人想,就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。
今生自我的觀念、執著很難改變,更何況是六萬年來的孽力(按:六萬年是表示一個舉例);所以要經常保持心中的光明,才不會與孽力相感,久而久之,自然就能化除孽識、孽力了。
話要講得恰到好處,多一句、少一句都不好。
少說一句錯失機會,多說一句敗壞事情。
在因緣當中了因緣,在痛苦折磨當中了孽障。
命是無定論、不可理解的,但自己的願心卻能決定命。 |
23. |
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。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,若逃避現實,離開人與事,便無從產生智慧。
懂得帶人雖然很重要,曉得如何去配合人,才是真的了不起。
與身邊的人都不能心牽心,又如何去牽遠方人的心? 同一個中心都不能同心協力,那又如何去度眾生!
合心才能協力,協力才有大力。「眾志和合」,所願必成!
「協」力就是三個人同一心力。
在團體中,必須耐煩、耐磨;能夠解開心結、打開心胸,團體才會進步。
在團體工作中,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,才能發揮「和合」的力量。
一個人做錯事是難免的,但一再說「錯」話──說謊、搬弄是非、花言巧語,就不可原諒了。
被人指正,當「感恩地接受」;見人有錯,則「尊重地提醒」。
若能相互幫忙,彼此就是對方的活菩薩。 |
24. |
每天面對人事物,要不斷調和自心,懺悔改進過去的錯誤,從現在起好好修持。
自我批判的認錯心理,是人格昇華的階梯。
心中有錯誤的想法而尚未犯罪時,最好先趕緊懺悔,讓心時時保持清淨舒暢。
切莫貪得無厭,讓心地垃圾堆積如山。
生命會隨時日消減,慧命卻要與日俱增,做一個善惡分明的人,不讓煩惱污染清淨的心。 |
25. |
多造一件好事,就多放下一個煩惱。
心裏有煩惱糾纏,自己就是苦難眾生。
真正的苦,不在於物質的短缺,而是在於心念的思維。
是非要以智慧過濾,照顧好自己的慧命,不受聒噪的是非雜音損傷。
平靜的心能生智慧,在善解中得身輕心安、解脫自在。
遺失身外財物並不可惜,可悲的是遺失了內心的寶藏卻還無知覺;人人本有清淨純真的佛性,祇因煩惱無明而遮蔽了珍貴的寶藏。
得到不要得意,失去不要失意,一切不要在意,你就能隨「遇」而安了! |
26. |
因為付出無所求,所以無所爭。
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,因抱持義務的精神,而能心甘情願、任勞任怨;儘管再怎麼忙碌,心中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和喜悅。
從信仰中啟發悲心,從發心中承擔責任,從奉獻中實現理想,從誠懇中執行任務,從謙卑中廣結善緣。
團體裏每個人都像細砂,或許微不足道,但都很重要,因為這些細砂讓世界變得更美;但是我們心中的無明如果沒有挑掉,就無法變成柔細的砂。
善用佛法,身體力行,活在當下,就能打開心靈的困頓。
一切的法,用來修心;一切的物質,用來生活。任何物質祇要能發揮用途,就該心滿意足。 |
27. |
心歡喜就不怕身心苦。菩薩遊戲人間,所謂的「遊戲」就是放下煩惱,用心做事。
發好願,說好話,造好事,是累積福業;凡事感恩,放下種種煩惱、埋怨、憂愁,就是成長智慧。
發心行菩薩道教化眾生,使不仁慈的人起慈悲心,使嫉妒的人起歡喜心,使慳貪的人起布施心,甚至使造十惡孽的人也能悔改、行十善法,這樣的發心和行持就是菩薩!
人生無常,一天能平安就是一天的福;在平安中應該惜福,並為人羣多造福。 |
28. |
慧命成長,在於能力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。
捨不祇是身外物的捨,還包括所有的煩惱、無明,都應捨去。
捨貪,才能布施;捨嗔,才能結好緣;捨癡,才能開智慧。
有智慧的人才能勇於捨,身體力行才能做到捨。
布施有三種:給衣食欠缺的人物資,給恐懼不安的人安寧,給心靈空虛的人智慧。
生命所擁有的都是煩惱,慧命所擁有的則是菩薩道上的資糧,這才是真富有。 |
29. |
不要輕視自己的一分力量,要影響天地,先從改變自己的心地開始。
善念多,穩定的力量就大;惡念多,世間的動亂就多。
人們不以為意,一點一滴破壞自然,日積月累下,演變成大地的大災難。
心和、氣和,天地萬物自然順暢,當下即人間淨土。
愚癡、無明帶來爭端,衝突引發災禍;和氣、互愛帶來祥和,平安創造幸福。
人禍起於人心險惡,惟有愛的力量才能穩定人心,撫平仇恨。
觀世間苦難而付出的同時,也要提起智慧的毅力,否則容易陷入悲痛的情境無法自拔。
福慧平行是菩薩道的基礎。 |
30. |
天災難以抗拒,必定要有敬天畏地的心,事先做好防範。
敬天畏地並非疑神疑鬼,而是深明因果,以智慧尊重大自然。
敬畏天地,深明因果,自然會照顧好自己的心,調整好自己的行為。
體悟不祇是「知道」而已,心境寧靜時,生命與大地融成一體,沒有小我的念頭,心無一物,能在剎那間體會天地宇宙的真理。
因果,因是細微的種子,果卻是纍纍的果實;因此務必謹慎地種下每一顆種子。 |
31. |
人生的際遇操縱在自己的思想、觀念和作為上,應運用智慧轉變自己的命運,好好撰寫人生劇本,此即運命。
以寬廣的歡喜心,接受過去所寫的人生劇本。
人生如夢如戲。令人煩惱的是,我們經常讓夢凌亂得不由自主,迷迷茫茫地拿錯劇本演錯戲。理出一個明明朗朗的好夢,人生才有價值。
心地的無明草,祇有自己能除掉,沒有人可以代勞。
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動作,任何一個心念,都是人生劇本的內容,所以要照顧好自己的心。
把握人生正確的方向,才能編出好劇本,演出成功的好角色。 |
32. |
事物因人心之分而有美醜、好壞之別,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,重要的是心要知足。
在貧困中不難過自卑,能安分樂道;在富裕中不驕傲自滿,能以禮待人。
這個時代富有的人最貧窮,貧窮的人最富有。富有的人就像犯人在牢籠中爭霸,被枷鎖綁住而不自覺。
錢會害人,錢也會救人;要好好利用錢去救人,不要被錢所利用。
貪字不小心就寫成了貧,貪心不足,心靈貧困的人生真是苦不堪言!
有些人雖然生活貧困,卻富有愛心、充滿人情味,所以感覺觸目所及都是親切可愛的臉孔,所聽到的也是充滿人情味的聲音,生活得非常快樂充實,這就是「貧中之富」的人。 |
33. |
不知珍視現在,一味追憶過去,這是空虛無益的雜念;若迷失現在,祇想追尋未來,更是遙不可及的妄想。最平淡的日子,心裏最安定。
貧者因物質匱乏而苦,富者則因心靈空虛而苦。貧者千方百計追求物質,所以極其煩惱;富者則擔心失去已擁有的,而無法輕安自在。
有錢的人苦,沒錢的人也苦;閒的人苦,忙的人也苦。祇有知足的人不苦。
因為沒有患得之心,所以沒有患失之苦。
人生越簡單越快樂,越單純越幸福。
一生的罪與福,都是人自作的。最可怕的是人,最可愛的也是人。
君子為目標,小人為目的。
人生的快樂是苦中作樂,是短暫的,電光火石而已。而修行寧靜的快樂,那才是永恆的。 |
34. |
對身心毫無成長的消費,就是浪費。
吃飽沒事做的人,固然不快樂;忙著應酬、打麻將、觀光旅遊,一副「無所事事忙」的人,在飽樂之餘的疲倦與空虛,又何嘗稱得上快樂?
物質富有、地位崇高,都是空虛的架構;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──富有愛、富有慈悲。真正的動力是心力,擁有這份愛心動力作基礎,還有甚麼不能改、不能引導的呢? |
35. |
平常無所事事,讓時間空過,人生就會在懈怠,睡眠中慢慢的墮落,良知良能也就這樣睡了一輩子──如此的生命,祇能叫做「睡中人」。
若能善用智慧,集中精神與心力,把時間當作鑽石般珍惜、精勤不懈,則世間沒有不能完成的事;若把時間當作泥土一樣揮灑,好逸惡勞,將一事無成,拖累社會。
身若一無所有,則心一無掛礙──沒有得失的牽絆、沒有物質的積累,心靈自然沒有掛礙。這是聖者安住的境界,也是學佛者所求的境界。 |
36. |
在佛國世界,祇要稍存一點人心、七情六欲,你就住不下去了,你將被摒除於淨土之外了。
消除心靈災難的方法,即時時注意自我的起心動念。
提到「用心」,很多人往往祇用心在別人身上,少了自我觀照反而變成多心。
處事太過理性,就會失去情份;太過慈悲,又會偏護,惟有智慧是中道。 |
37. |
佛陀的教育要受用,而非利用。
願傚法佛陀的精神,學做大農夫;耕耘天下眾生心田,化荒蕪成大福田。
祇為賺錢而學習,那是不尊重自己,把自己變成賺錢的工具。
空口說空話就是戲論。比如有些人口才很好,談起話來頭頭是道,法也講得很好,但卻不能拿來應用,這就是戲論。把佛法當道理來研究,祇說而不能行也是戲論。
佛陀常教導我們:要安分守己,守住清淨無為的心,讓心時時寂靜。心靜自然人安分,人安分就能過著和樂的日子。
修習佛法並非學聰明,而是要開智慧。智慧由定而生,若能心專念一,從事入理,即能產生智慧。 |
38. |
在人羣中能時時歡喜無煩惱,就是智慧;在精進中心不離道,就是分秒不空過。
歡喜笑、快樂吃、健康做、安心睡。
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。但是這份愛必須「清淨無雜染」──付出者無所求,接受者不貪婪;施與受者都無煩惱,彼此皆自在。
不要以為天天做事,就沒有修行;心無煩惱地做事,就能得到智慧,也是修行的一種。
「心無煩惱」就容易「明心見性」。 |
39. |
平時心存好意,將生命往正確的方向運作,遇到困厄必能逢凶化吉,因為一善破千災。
孽是自己造的,不要盲目地以為花錢可以消災,真心懺悔才能改善命運。
學佛不是求佛,災靠自己消,福靠自己造。
怎樣才能消孽、消災? 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,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,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。凡事都得靠自己,福要自己造,孽要自己了,而非求佛消災解厄。 |
40. |
心如明鏡。雖然外在景物不斷轉變,但鏡面卻不轉動,此即境轉而心不轉。若心隨境動轉不息,則人我是非皆成紛擾,不能自己。
要學得「平常心」。一個人若有平常心,則無論遇到任何環境及挫折,都能真正安然自在。瞭解世間的形象本就如此,自然不會害怕惶恐或憂愁苦惱。
學佛必須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:戒、定、慧。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,用來教誡我們不造壞事;行為不發生差錯,心就有定力,精神就會統一,如此就可產生智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