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路流傳
薑黃吃多亦會傷

简繁转换 - 简体

 

(1) 膽結石患者應避免食用薑黃
薑黃中的薑黃素會刺激膽囊收縮,這可能導致膽結石患者出現疼痛症狀;薑黃也能促進膽汁分泌,所以對於膽結石患者來說,這可能會加劇病情。因此,患有膽結石膽道阻塞的人應避免食用薑黃。

為甚麼膽結石患者不適合吃薑黃?
因為
刺激膽囊收縮:
薑黃中的薑黃素會刺激膽囊收縮,若有膽結石,可能引發疼痛。

增加膽汁分泌:
薑黃能促進膽汁分泌。對於膽結石患者來說,過多的膽汁分泌可能加劇症狀。

(2) 嚴重的腎臟病患
薑黃素表現出對腎功能俱有保護作用。薑黃素對於輕度和中度的腎臟疾病,是一個有益的營養補充劑。
不過,對於已經有嚴重的第四期腎臟疾病患者,薑黃素是否適合需要考慮兩個因素。首先是薑黃素是否強大到能夠很快產生作用? 因為這種營養補充劑,通常改善效果比較慢,需要長時間使用才會見到效果。另外,晚期腎臟病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症狀,除考慮薑黃素以外,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方面的治療來生起作用,因此建議與醫生諮詢,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做出判斷。

(3) 其他不適合吃薑黃/避免薑黃的9種族羣:

1) 孕婦哺乳期婦女:薑黃可能導致子宮收縮,建議避免大量攝取。
2) 膽結石膽道功能異常者:薑黃中的薑黃素會促進膽囊收縮,這可能導致膽結石移位,造成阻塞,引發膽囊炎或更嚴重的併發症。薑黃雖然有益於預防膽結石(減少膽結石發生率),但對於有膽結石患者,劇烈收縮反而會加劇病情。薑黃也加速膽汁分泌,因此膽結石或膽道異常患者較不適合食用薑黃。若患有膽結石或膽道阻塞者,應謹慎食用薑黃,特別是高劑量的薑黃補充劑。
3) 有凝血問題服用抗凝血藥物者:薑黃俱有抗凝血作用,可能增加出血風險。
4) 糖尿病患者:有服藥的糖尿病患者需小心使用薑黃,因高劑量的薑黃可能有降血糖效果,若同時服用降血糖藥物,可能導致低血糖。
5) 胃部疾病患者:薑黃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,加重胃部不適。
胃食道逆流或其他胃部疾病患者:因薑黃會導致部分患者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的症狀,因此不建議食用薑黃。
6) 缺鐵:在細胞實驗中,發現薑黃會和鐵發生螯合作用,推測缺鐵性貧血患者不適合攝取薑黃。
7) 手術後:因薑黃俱有抗凝血活性,因此在手術後不建議攝取。
8) 草酸鈣結石患者:人體實驗發現讓健康受試者每天攝取3.2g 薑黃,4周後,尿中草酸的濃度會顯著較高,因此建議有草酸鈣結石的患者應避免高劑量的薑黃攝取。
9) 肝、腎功能不全者
 
註:
薑黃粉就是直接把薑黃根莖磨成粉,常見於咖哩、料理或傳統飲品,含有多種植化素,但薑黃素含量相對低(約3~5%)。
膽囊已完全切除膽管又沒有結石,應不致受到影响,但仍要謹慎使用
若曾感染新冠病毒,而檢驗出身體的病毒量已大大降低,可以食薑黃但不需要常常服食,大約一星期一次或兩個星期一次就已經可以;至於份量亦要酌量食用。如果食後感覺到肝臟或膽部附近(就算膽囊已經切除)不舒服甚至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食用及就醫
理論上,若果切除了一個腎臟,仍然可以服食薑黃! 手術前當然不能食薑黃,手術後也要等一年後才可以服食薑黃;而且食薑黃的份量是兩個腎臟負責的、處理的,現在祇餘下一個腎臟,薑黃份量就起碼要減一半或使用三分一,以策安全! 因為每一個人的基因(DNA)和生理反應不同,祇得一個腎臟的人,最好都是諮詢醫生是否可以服用薑黃為上策!
 
雖然在“既有的研究”中,並沒有發現薑黃素對於人體有毒性,但無論是再好的東西都還是適量為好
 
參考資料:
本網頁
> 智慧廣場
>> 健康與你
>>> 薑黃多吃會傷肝
   
> 智慧廣場
>> 佳文
>>> 生病,是細胞在喊救命 (標題列表第二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