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逝”不一定解作死亡,逝亦可解說為“過去”,例如“逝”去的諾言、時光易“逝”就是了。善者名好,逝者名去,而“善逝”是諸佛十種稱號之一,梵文叫“修伽陀 Sugata”,譯作好去;即如實去往彼岸,不再退沒於生死海之義,亦即解決了生死,不再回來而歸於涅槃也。《智度論》二曰:「諸佛以一切智為大車,行八正道而入涅槃,是名好去(善逝)。」
釋迦牟尼佛涅槃時的真實情景,根據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在《佛教常識答問》一書中說﹕「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離城,又由毗舍離向西北行,最後到了拘尸那伽(今印度聯合省伽夏城)。佛是在拘尸那伽逝世的…。佛在毗舍離城度過雨季,偕弟子們向西北走去,路上受了鐵匠純陀供獻的食品,最後走到拘尸那伽一條河邊,洗了澡,在一處四方各有兩棵娑羅樹的中間安置繩床,枕著右手側身臥著。後來所有的臥佛像(即佛涅槃像)都是這樣的姿勢。佛告知弟子們將要涅槃(去世),弟子都守候著。夜間有婆羅門學者須跋陀羅去見佛,阿難陀想擋住他。佛知道了,喚他到床前為他說法,於是須跋陀羅成了佛的最後弟子。佛在毗舍離臨出發前又最後囑咐弟子不要以為失了導師,應當以戒為師,要努力精進,不要放逸。佛逝世後,遺體舉行火化…。」
臥佛像是釋迦牟尼佛逝世時睡臥的形象,是佛教造像中十分常見而又獨具特色的一種。祂的神態既不像活人那樣生動,也不像死人那樣呆板,而是似睡非睡、似醒非醒、無比安詳、恬靜、淡泊、超然。
大家都知道中國、泰國、緬甸…有臥佛像,但在印度有一寺廟,名“大涅槃寺(Mahaparinirvana Temple) ”則鮮為人說起,它是一座白灰粉刷、四周開了小窗戶的圓筒狀建築物。踏入大殿,就會看見一尊六尺長的佛像安詳平穩地躺臥在眼前,這座以黑岩雕刻而成的精緻臥佛像,全身都被虔誠的信徒貼滿了金箔,而藏傳佛教的佛弟子又為祂緊密地裹上金黃色的綢布,祇露出慈祥和藹的面容與尊貴的雙腳,因此很多不知情的人們以為這是金屬打造的佛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