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傳說
塔,最初用來供奉舍利、經文、法物等,即佛塔,14世紀以後逐漸世俗化。佛塔的造型起源於印度,傳入中國後建造形制廣泛拓展。“阿育王塔”的得名,源自公元前 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。
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,又被稱之為轉輪法王,他所處的年代大約相當於中國的隋朝時期,傳說這位國王早年間是好戰喜殺戮到處征戰,然而到了晚年的時候他非常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,後來篤信佛教,被稱為「無憂王」。不僅自己受了五戒專心禮佛,還把佛教立為國教,後來他覺得光在自己的國家宣傳佛教還不夠,於是他大力向鄰國推廣佛教,據史籍記載,他在世界上建立了 84,000座寺塔,還建造大量供奉佛舍利的寶塔,其所建寺被稱為「阿育王寺」,所造塔被稱為「阿育王塔」。
阿育王塔在中國
阿育王塔的形制同樣來源於古代印度,是以半球形的「窣堵坡」為基本原型,再受犍陀羅藝術影響而形成的。剛進入中國時,其形制較為簡單,底部為扁平基座,上部的塔身為覆鉢狀(指向下之半球體,狀如倒覆之鉢,即於佛塔塔身之上所作半圓之覆鉢形狀,俗稱斗形),後來逐漸增高,由一層變為多層,塔身也由圓而方,最終發展成了有基座、塔身、塔剎、相輪、山花蕉葉等完整形制的阿育王塔。
就阿育王塔的功能而言,造型小的可陳列在大殿、佛龕之內;大的則可作為寺院的建築構成之一。供養在塔殿內的小型塔多用金、銀、銅、鐵鑄造,獨立建造者全部使用磚石材質。縱觀中國的「阿育王塔」,在 1800餘年的建築與鑄造史上,隨著時代的發展,其形制有所發展,但始終保持著特殊風格,成為中國佛塔中一個獨特的體系。
阿育王統治的時代距今約 2200年,傳說他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舍利,其中中國有 19座,而南京發掘的長幹寺(即大報恩寺前身)就是其中的第二座。
大報恩寺遺址位於南京中華門外古長干里,最早由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在此建江南首寺“建初寺”和阿育王塔,供奉天竺沙門康僧會請得的“感應舍利”,這是繼河南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。晉太康年間復建,名“長幹寺”。公元 988年,長幹寺住持演化大師可政得玄奘大師頂骨舍利,於長幹寺建塔瘞藏。1011年,可政大師重建長幹塔,並在地宮瘞埋佛頂骨真身舍利、諸聖舍利和感應舍利。明永樂六年毀於火。明永樂十年(1412年),明成祖朱棣敕工部於原址重建,耗時 17年建起一座「九層五色琉璃寶塔」,隨後再次更名為“大報恩寺”。
史料記載,這座寶塔高「二十四丈六尺一寸九分」,換算成今天約 78米,僅塔頂寶珠的直徑就達 4米;寶塔通體由琉璃燒製,塔內外置長明燈一百四十六盞,它還是中世紀「世界七大奇蹟」,被當時的西方人譽為「中國之大古董,永樂之大窯器」。寶塔從明初建成,直到清代仍是金陵(南京的古稱)勝景之一,康熙皇帝留詩「湧的千尋起,摩霄九級懸;琉璃垂法相,翡翠結香菸。締造人功巧,流傳世代遷;曠然彌遠望,萬象拱諸天」,乾隆皇帝也曾逐層題寫匾額。
製作工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