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繁转换 - 简体

 

有一回,寧波車問四名弟子:佛門至寶物是甚麼?
弟子啤嗎達哇很快地回答:「念珠。」
寧波車即時回應他:「為甚麼?」
弟子啤嗎達哇回答:「因為不論是顯教或者是密教,一定使用念珠。至於金剛鈴杵,雖然密教經常使用,顯教則偶然用之。買一串念珠的價錢雖然不高,但是顯密均重視使用,所以是至寶。」
啤嗎達哇很聰明地接著追問:「這祇是弟子的淺見,不知寧波車所問的佛門至寶是指“有形相”的,還是“無形相”的? 是指“物質性”的或是“非物質性” 的呢?」
寧波車微笑地回應:「佛門中有“寶”,顯教有三寶,而密教則有四寶。三寶是佛寶、法寶、僧寶。佛寶是指佛,佛本是無形相的,而我們的佛陀開始時是有形相的,但也涅槃了,現在是無佛世界,所以佛寶是無形相的;法寶表面上是指佛經,其實是指佛法,佛法是佛陀所教的法門、義理,也是無形相的;僧寶是指“聖賢”僧,不是指一般的僧人或俗稱的“凡夫”僧,聖賢僧是指有修持的人,而當今世上有道行的僧人卻很少,故當然是寶,僧是人,有形相的、物質性的、“人物”性的。密教的四寶是上師寶、佛寶、法寶、僧寶。上師寶是指有修持的再來人,有形相的,也是“人物”性的,其餘三寶則與顯教相同。至於我說的
“佛門至寶”是指有形相的、非“人物”性的、是“物件”性的,理應是可用手,我們的手、凡夫的手觸摸得到,而又感覺得到的。喔,這可是很久以前的事啦!」

弟子啤嗎達哇思考了一會,便慎重地回答:「是釋迦牟尼佛的舍利。」
寧波車說:「你們三人又認為是甚麼呢?」
餘下三名弟子均說:「我們都有同一樣的想法。」
其中一名弟子索南頌恭補充說:「釋迦牟尼佛已涅槃了,我們祇能見到佛的舍利,所以是最珍貴的寶物。」
寧波車說:「很好。」
另一名弟子羅桑在寧波車快要離開前問:「寧波車,您認同我們的看法嗎?」
寧波車說:「你們的見地很好。」
弟子天善多傑再問:「寧波車,不知您可有其他特別的、殊勝的看法? 請上師慈悲為我們開示一下。」
寧波車笑著回應:「你可謂心水清啦! 我“個人”的看法是–顯教或密教都必定運用到念珠的,故念珠是佛門『法器』中的第一寶;金剛鈴杵是密教『法器』中的第一寶;而佛陀的舍利是佛陀涅槃後留下來珍貴的、可觸摸得到的寶物,故是『佛門』的第一寶;至於佛門“至寶”,應是釋迦牟尼佛當時穿的“袈裟”! 為甚麼呢? 因為釋迦牟尼佛的“袈裟”確實存在,是物質性的、“物件”性的,即是可用手觸摸得到而又感覺得到的。但在佛陀涅槃之前,祂將袈裟交付給迦葉尊者,而迦葉尊者入了大定後,佛陀的袈裟也隨著入定,不見啦! 隱形啦! 用現代術語來講,是進入了另一個空間,普天之下,即是全世界,沒有一個人、一位護法金剛、一位菩薩…可以擁有這件『佛門至寶』! 這一件袈裟要留待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…,祇有彌勒菩薩成了佛才可以擁有! 你們說“寶不寶”啊!!!」

眾弟子齊口同聲附和說:「寶呀! 寶啊!! 至寶啊!!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