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: |
|
相傳阿育王塔在中國尚有很多,知名藏有佛舍利之塔最近公認的由十七處
增至十九處,分佈中國各地。據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十八、《廣弘明集》卷
十五都有記載舍利塔中有一個在法門寺。 |
|
一座金色的八層寶塔,外面鑲有七寶:珍珠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、藍寶、
綠寶及琉璃,塔內恭盛佛指舍利,象徵佛指舍利之尊貴。 |
|
自1987年佛指舍利重現於世後,曾多次離開中國法門寺,被泰國、台灣及
香港奉迎瞻禮。 |
|
法門寺之佛塔地宮出土的佛指舍利,當其時是放在地宮後室天井中的「八
重寶函」之內: |
|
- |
最外層是一個長、寬、高各 30釐米的 "銀棱盝頂黑漆寶函"。所謂盝頂
,就是函蓋上棱成斜面的函,它是用極珍貴的檀香木製成,用雕花銀條
棱邊。發掘時,此函已嚴重朽壞。 |
|
- |
銀棱檀香木函內是一個略小的 "鎏金盝頂四天王寶函",用一條約 50毫
米寬的絳黃色的綢帶十字交(緊緊捆紮)。頂面鏨兩條行龍,首尾相對,
四周襯以流雲紋;每側斜面均鏨雙龍戲珠,底飾卷草。 |
|
- |
八重寶函第四重六臂觀音盝頂純金寶函。 |
|
- |
八重寶函第三重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。 |
|
- |
"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",高 105毫米,塔頂飛簷高翹,彩光閃爍,金
磚金瓦層層如真。塔身四壁刻滿紋飾,並有四扇小金門。小金塔內有一
金托,托上立一銀柱,第一枚玉質影骨舍利便套立在這根銀柱上。
第一枚影骨的內腔中,清晰可見北斗七星圖。 |
|
- |
第二枚佛指舍利(影骨)盝頂鐵函。
鐵函內置一木盒,木質大部份都已腐爛,被紅黃二色泥土緊緊固定於函
中,盒下為糊狀物,檢驗不清,啟開木盒,盒內是彩絹,整整九層,層
層花色各異。當取開最後一層彩絹時,發現鎏金雙鳳紋銀棺。
整個小銀槨置於一座雕花的金棺床上。棺床壺門座形,前後分別有五座
月亮門(門形似月),左右兩側是雕花帝帷。第二枚舍利就置於鎏金銀
棺內。 |
|
- |
第三枚佛指舍利(靈骨)
45尊造像盝頂銀函。內有兩枚碩大的水晶隨球,大的重196克,徑52毫
米;小的重79克,徑39毫米。
45尊造像盝頂銀函內置銀包角檀香木函,檀香木質,木質尚好。函頂、
函身均包裹銀雕花包角,以平雕加彩繪手法雕滿各種花卉。上系銀鎖、
鑰匙一副。銀包角木函內置嵌寶石水晶槨子。槨子用水晶石造,透明通
亮。槨蓋上鑲嵌黃、藍寶石各一,體積碩大,眩耀奪目。槨蓋雕觀世音
菩薩及寶瓶插花,槨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薩坐像及蓮座、花鳥。
水晶槨子內置有壺門座玉棺,經專家鑒定第三枚佛骨為釋迦牟尼佛真身
指骨舍利,便是放在這玉棺內。 |
|
- |
第四枚佛指舍利(影骨)放在鎏金伽陵頻迦鳥紋銀棺。專家命名為特級四
號。 |
|
四枚佛指舍利,除第三枚靈骨微黃,質地似骨以外,其餘一、二、四號
三枚,質地均類似白玉,按地宮《志文碑》稱之為影骨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