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魯派是西藏佛教最後興起之一個大教派,於十五世紀初葉,勢力迅速擴展,很快取代了各教派的地位,是現今藏傳佛教中最大的教派。
格魯派的創始人為宗喀巴大師(1357–1419年),他針對當時西藏佛教界出現的一些弊端,大多僧眾習於奢侈,蔑視戒律,重密輕顯。宗喀巴應運而生,革新西藏佛教,大力提倡僧眾嚴守戒律,尊重經教,禁止娶妻,並以黃色僧帽為其象徵重視戒律,故格魯派也稱為「黃教」。
宗喀巴自小跟隨多位上師,先顯後密,經過對各教派教義的學習研究,以噶當派的教義為宗(噶當派乃根據印度阿底峽尊者的教義而發展),集各派之大成,建立了自己新的體系,提倡顯密並重,建立修行次第;並寫了多種重要著作,其中兩部代表作是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(依據阿底峽尊者的「菩提道炬論」而寫的)及《密宗道次第廣論》。因宗喀巴大師的師承出自噶當派,故格魯派創立後,噶當派的寺廟和僧人均改宗其派,所以格魯派又稱為新噶當派。
1409年,宗喀巴在拉薩興建甘丹寺,標誌著格魯派的創立;其後,拉薩的哲蚌寺和色拉寺、後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相繼建立,號稱格魯派的四大寺院。
宗喀巴有兩位心子:賈曹傑、克主傑。他們被稱為「師徒三尊」。他們兩位是先後繼任宗喀巴法位之人。
黃教之兩大活佛體系,就是前藏的領袖「達賴」,及後藏的「班禪」。17世紀中葉,西藏自五世達賴取得政權以後,直至今天,都是以達賴喇嘛為政教領袖。拉薩之布達拉宮也是在這時期擴建,作為達賴喇嘛之住所及治民的 地方 。
格魯派始終以組織嚴密、恪守戒律、制度完備、教育精深而著稱。該派有系統的學經制度,先顯後密,循序漸進;所學經論及考核、升遷等規定自成體系。學經僧人須學顯宗五部大論:《釋量論》、《現觀莊嚴論》、《入中論》、《戒律本論》、《俱舍論》。學完後可參加格西學位考試,一獲得格西學位之後,再入上下密院研習密宗四部瑜珈。 |